為加強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在水稻領域的深度合作,第二屆中國(三亞)國際水稻論壇將于4月17日開幕。屆時,來自國內外從事水稻育種、栽培、種業(yè)、米業(yè)和病蟲防治等全產業(yè)鏈的各界人士約500人將共聚三亞,共商水稻育種研發(fā),共推水稻應用技術,共享水稻發(fā)展成果。
根據近十年的數據統(tǒng)計顯示,由中國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品種,有1345個出自南繁,占總數的86%;由省級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品種,育自南繁的占比超過90%。這里不僅是中國人的“南繁硅谷”,亦是世界水稻種業(yè)發(fā)展的風向標。
近年來,海南積極推進南繁基地建設,以三亞、樂東、陵水等市縣為中心,核準劃定了南繁科研育種保護區(qū)、南繁科研育種核心區(qū),納入*基本農田范圍重點保護。
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相關新聞更多
新聞關鍵字: 水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