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的麗江市華坪縣興泉鎮(zhèn)南陽村,綠意盎然、瓜果飄香,田間地頭一棵棵桑樹在微風中搖曳,滿樹的桑果壓彎了樹腰,在村民的眼里,這一棵棵桑樹儼然已經(jīng)成為鄉(xiāng)親們的搖錢樹,致富的法寶。
南陽村是華坪*為偏遠的村落之一,地處云南與四川交界處,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相對閉塞的交通一直制約著當?shù)亟?jīng)濟社會發(fā)展,近年來在縣委、政府的引導下,南陽村帶動全村26戶貧困農戶種植果桑,種植面積達到78畝,同時還為貧困戶免費提供桑葉養(yǎng)蠶技術,僅2017年就有7戶貧困戶通過種植蠶桑摘掉了貧困的帽子。依托桑果種植,組織引導部分貧困戶通過桑果計件采摘獲得收入,小小桑葚在扶貧路上發(fā)揮了大作用。
在南陽村四組村民陳仁祥家的桑田里,數(shù)十個村民忙著采摘成熟的桑果,桑樹碩果累累,一派豐收的景象。陳仁祥了解到蠶桑產業(yè)具有短、平、快的特點,桑樹管理方便,不需要打農藥,沒有技術門檻,栽種兩年就能見效益,這些種植條件很快引起了陳仁祥的興趣。
陳仁祥說:“以前家里種植了幾畝核桃和花椒,山地種了幾畝玉米,一年下來,除了農藥錢和施肥錢,基本沒有什么收入了。2014年時,村委會關紅書記介紹種植桑樹,考慮再三后,種植了4畝桑樹,之后的兩年里,桑果逐漸進入了盛果期,收入也比以前種植玉米強得多,僅2017年桑果加上蠶繭就賣了近6萬塊錢。”
嘗到了短、平、快的甜頭,陳仁祥很快擴大了種植面積,2017年,他又新增種植5畝桑樹,種植成本僅1千多元,他的妻子告訴記者說:“種什么都沒有種植桑樹省事,還來錢比較快,種在山地又不需要澆水,頂多施點農家肥,修枝剪葉后就只等收獲了。種植面積擴大后,采摘季節(jié)我們都會組織當?shù)刎毨羟皝聿烧?,讓他們就近務工,我們也省事?rdquo;
由于桑果不便長途運輸,成熟時間較快,經(jīng)不起折騰,經(jīng)過思量后,陳仁祥一家領到了政府的專項補助金修建了桑果烤房及烘干設備,晴天就靠陽光曬干,遇上下雨天就將桑果進入烤房加工,*后將干果進行銷售。
辛勤的勞動也換來了回報,2017年,陳仁祥一家買了一輛面包車,極大地改善了家庭條件。
從陳仁祥家回來的路上,一排蠶房格外顯眼,蠶房內一臺臺架子上養(yǎng)著數(shù)不清的蠶,蠶房是南陽村六組徐世菊家的,她告訴記者,以前她家種植玉米、蔬菜等作物,一年也沒什么錢,從2000年開始,她家開始種植桑樹、養(yǎng)蠶,現(xiàn)在一家人的生活和讀大學、初中的兩個孩子的生活費、學費全靠蠶桑產業(yè)維持。
徐世菊說:“養(yǎng)蠶解決了兩個孩子讀書的費用,也解決了家里面的生活開支,收入還是可以,*近這幾年一年也有四五萬元。”
南陽村黨總支書記關紅說:“南陽村三委班子認真制定了南陽村產業(yè)發(fā)展規(guī)劃,積極推行一村一品、大力發(fā)展蠶桑產業(yè),下一步打算深入動員貧困戶發(fā)展蠶桑產業(yè),使貧困戶能按期脫貧,同步進入小康社會。”
據(jù)悉,目前南陽村蠶桑種植面積已達4700畝,2017年全村蠶桑產值已超過千萬,人均純收入7520元,蠶桑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有效提升了當?shù)卮迕袢罕娫鍪罩赂坏男判?,也為南陽村的脫貧攻堅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產業(yè)基礎。
農業(yè)網(wǎng)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相關新聞更多
新聞關鍵字: 蠶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