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風瑟瑟,滿目金黃。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(qū)姚下村道上的行人捂緊了大衣,水稻田里的種糧大戶黃屹卻在等霜降:“等霜壓過,*后一茬晚稻就能收割了。”城里落葉紛紛,臨安於潛鎮(zhèn)潛東村的300多畝水稻田正迎來豐收。作為擁有17年水稻種植經驗的種糧大戶,黃屹自購農機,對著承包的100多畝稻田,早早地算起了秋收賬,“50畝地產了4萬多公斤,賣掉兩車,賺了10多萬元。今年的收成好啊,到時候跟村里五五分成。”
跟忙農活的黃屹打了聲招呼,潛東村的村書記沈廷福也很高興。就在去年,這片承載希望的田野還是村民口中的拋荒地,枯竹就被人棄置一旁,侵占村道、影響美觀不說,還造成污染。“現(xiàn)在好了,村里把地從農戶手里集中起來,由村集體統(tǒng)一打理,或暫時拿出一部分讓黃屹這樣的種糧大戶承包。開支能節(jié)省,村里能存錢,村民也增收。”沈廷福說,他也算了一筆賬,“村里自己運作的100多畝水稻田秋收后預計能增添經營性收入13萬元,先把村子的債務還掉一點,再搞搞基建,山里交通便利了米也好銷,剩下的都是收益,‘消薄’肯定沒問題。”
去年12月,杭州市出臺《關于實施消除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三年行動計劃的若干意見》,號召民富村也富。按照計劃,臨安區(qū)須消除集體經濟年收入不足30萬元、年經營性收入不足5萬元的薄弱村。今年以來,臨安區(qū)借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國試點這股東風,結合各村實際,提出了“增收八法”,目前174個薄弱村已有159個村成功“摘帽”,實現(xiàn)“消薄”。
而土地流轉和公司經營是其中的兩個重要方法。自2017年初臨安區(qū)基本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頒證以來,農戶委托村集體(股份經濟合作社)進行土地流轉,真正把土地變成農民的財產和集體的資產,實現(xiàn)農戶、經營主體和村集體三方共贏。此后再引入公司化運作理念,由村集體作為經營主體,統(tǒng)一開展農業(yè)產業(yè)公司化經營,取得了良好成效。比如島石鎮(zhèn)黃川村從茶農手中流轉500畝茶園,一期運營每年可收益12萬元;於潛鎮(zhèn)光明、紹魯、潛東村則是集中農戶手里的拋荒地,改成水稻田用于增收……
於潛鎮(zhèn)的農辦主任趙偉平介紹說:“其實‘竹改田’的做法*早是在光明村,現(xiàn)在光明、紹魯、潛東村3個村都在流轉土地種水稻。有了前面的經驗,增收就有了參考途徑。”像黃屹,在潛東村還未開展“竹改田”之前,他已經開始承包隔壁光明村的土地,當潛東村掀起土地流轉“消薄”的潮流,他又立馬回村包地,還時不時給村民提供技術上的指導。“你看這底下還種了紫云英,長好后用耕機一翻埋到土里,天然增肥,來年又是沃土。”說起種糧,黃屹頭頭是道。
“把地收來集中運作是土地流轉法,將村集體作為經營主體是公司經營法。”於潛鎮(zhèn)的農辦主任趙偉平說,“下一步,潛東村考慮成立專門的合作社,用這個新的經營主體,和紹魯村、光明村一起,爭取把竹田米品牌化,讓大家知道山里的大米不比東北的差。”
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